血吸虫宿主螺智能检测应用开发项目启动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我国曾是全球血吸虫病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南方12省(区、市)。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调查与控制钉螺的生长区域及其扩散情况是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和传播的重要措施。早在200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就已明确“调查钉螺分布,实施药物杀灭钉螺”。2017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重点任务中指出,进行“钉螺调查与控制”,对适宜钉螺孳生环境进行调查,掌握钉螺分布规律,确定有螺地带和易感地带,对易感地带及时采用灭螺措施。 钉螺调查既是制订灭螺规划的依据,也是考核灭螺效果、研究血吸虫病流行病学必需的工作之一。传统的钉螺检测是依靠防治工作人员肉眼在规定区域的查螺框内鉴别钉螺,并进行数量统计;感染性钉螺是依靠肉眼根据钉螺体内尾蚴细节形态特征鉴别。这种凭肉眼观察进行钉螺识别的方法效率低,并且受易与钉螺混淆的螺类干扰,需要较多的识别经验,导致识别率不稳定;特别是在现场工作中,调查任务繁重时,识别准确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防治人员有限,往往要召集当地农民开展钉螺识别和调查工作,但农民专业知识有限,且流动性较大,容易造成对钉螺的误判,影响对螺情的估计。 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识别环境中的钉螺,提高现场和实验室调查检测质量和效率。 本项目针对现场钉螺调查、实验室感染螺体内尾蚴检测两大场景,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和平台,以达到提高现场钉螺识别效率和调查质量,以及提高实验室感染性螺血吸虫尾蚴识别效率的目标,从而更好地为一线防治人员监测预警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